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警民携手共同走过六年“打拐路”

人民公安报 2013年09月23日 【字体: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忠诚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打击犯罪、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为进一步展示公安机关平安中国建设的成果,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建设平安中国·特别报道”栏目,敬请关注。

 警民携手共同走过六年“打拐路”

6年,意味着什么?

对于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以下简称“打拐办”)以及参与打拐行动的全国公安机关来说,6年意味着超过20万名被拐卖妇女和儿童得到解救,也意味着无数家庭团圆。

今年4月,打拐办作为中央国家机关中仅有的两个获奖集体之一,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这是继“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等殊荣后,打拐办赢得的又一次来自国家和人民的褒奖。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07年,为遏制日益猖獗的拐卖犯罪、保护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公安部党委批准成立 “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6年来,在公安部的坚强领导下,打拐办组织指挥各地公安机关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作出了极大贡献。“全民打拐”已成为中国警民携手互动的成功范本,深入百姓心间。

“守护神”与“铁面判官”

6年解救被拐妇女儿童近21万名

“每当看到被拐卖妇女儿童与家人相拥而泣,丢失孩子的家庭得以重新团聚,我们都由衷地高兴和欣慰,再多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一位打拐办民警告诉记者。

拐卖犯罪严重危害被拐卖儿童妇女的身心健康,给亲属带来的打击往往是毁灭性的。在多年的打拐经历中,民警们对被拐人员亲属的痛苦感同身受。为此,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连续5年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打拐”专项行动,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督导、指挥各地主动出击,高压严打,努力做到打击拐卖犯罪 “零容忍”、解救被拐儿童妇女“零懈怠”。

截至2013年7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拐卖案件9.6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万名,打掉犯罪团伙1.5万个,解救被拐儿童8.3万名、被拐妇女12.6万名。

“在全国性的打拐专项行动期间,我们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拐骗、组织儿童乞讨,拐骗、强迫新疆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拐骗、强迫聋哑人违法犯罪,跨国拐卖犯罪等,分别组织开展了针对性、实效性强的专项打击行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说。

在督导指挥各地严打拐卖犯罪、解救受害人的过程中,打拐办不仅成为全国公安打拐队伍的排头兵、先锋号,更被誉为老百姓心中的“守护神”和人贩子眼中的“铁面判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警民携手

7万余名志愿者成为打拐办的“铁杆”支持者

“宝贝回家”是吉林省通化市的一个民间公益网站,致力于帮助失踪儿童、被拐卖儿童的父母找回他们的孩子。除了在网站上发布信息,创办人张宝艳还建立了供失踪儿童家长交流的QQ群。她没想到,陈士渠会用“志愿者007”的网名“潜伏”在群里。

家长们更无从知晓“志愿者007”的真实身份。直到他们发现,这个志愿者似乎很不平常——他精通法律,了解政策,“好像是个警察”。

陈士渠这才亮出身份,并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当时想听取他们对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建议,收集相关线索,加大工作力度。现在,他们提出的建议、意见,我们基本上都吸收了。”陈士渠这样解释自己联系“宝贝回家”网站的原因。

至于为何选择“潜伏”在QQ群中,陈士渠表示,“主要是想听真话。”

听真话的渠道还有很多。2010年12月以来,陈士渠先后在新浪网、腾讯网开通个人实名微博,意在收集更多的打拐线索。

“如发现儿童、少女失踪或被拐,请立即报警。如有问题可在我微博留言,打拐办将逐一部署核查。如了解到不通网络的偏远地方有儿童、少女失踪的,亦可留言给我,以便部署核查。”在陈士渠的新浪微博上,这条微博信息已被转发6000余次,评论近千条,阅读量近千万人次。目前,他的微博“粉丝”已超过450万人。

陈士渠回忆,打拐办成立之初,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并不觉得拐卖犯罪很严重,一些偏远山区甚至存在买卖亲生子女以贴补家用的“传统”。

然而,随着公安机关打拐行动影响的持续扩大以及打拐办锲而不舍地以案说法、加强反拐宣传,“拐卖有罪”、“防拐反拐”的理念深入人心。

座谈、电话、邮箱、QQ、微博……打拐办千方百计探索创新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方式,这不仅拓宽了拐卖线索来源,而且使公安机关对全国拐卖犯罪形势、各地打拐工作状况、受害人亲属和志愿者心态等都了然于胸,有效争取了打拐志愿者、受害人亲属和网友对打拐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越来越多的打拐志愿者加入到打拐阵营中。如今,仅“宝贝回家”网站就有遍布全国各地的7万余名志愿者主动宣传公安机关的打拐举措,为打拐工作提供线索、出谋划策。

完善机制

“一长三包”、摸排比对、核查督办一个都不能少

“今后凡是发生拐卖儿童案件,必须由县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担任专案组长,并对案件侦办、查找解救被拐卖人员、安抚被害人家庭3项工作全程负责到底。”2011年4月,公安部出台的这个新规一经问世,便立刻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县市区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担任专案组长,案件不破,专案组不得撤销。这一规定,被形象地称为“一长三包制”。事实上,它只是全国公安机关打拐工作众多亮点中的一个。在严打拐卖犯罪的同时,打拐办及时总结各地实战经验,探索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大大提升了打拐反拐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对于失踪儿童来说,最初的24个小时是查找解救的“黄金期”。对此,公安部要求,接到儿童失踪警情后,要立即启动查找工作,打破警种界限和常规战法,调动一切警务资源,快速查找失踪儿童。

2011年6月1日,“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在全国普遍建立起来。这一机制的实行,让大量失踪儿童被及时找回。

为解决被拐儿童 “身源确定”的难题,公安部建立了全国打拐DNA信息库,通过来历不明、疑似被拐儿童和失踪被拐儿童的摸排比对机制,已比对找回失踪被拐儿童近3000名。

同时,打拐办牵头建立线索核查督办机制,对通过微博、志愿者等搜集的拐卖线索,打拐办逐一部署核查,如果情况紧急,还会电话通知当地立即采取处置措施;大力推动综合治理,先后报请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反拐行动计划,并作为国务院反拐部际联席会议的牵头单位,督促相关单位落实责任分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加入了联合国贩运人口议定书,强化了与相关国家警方的执法合作,与缅甸、越南政府签署了合作协定,在边境地区建立8个打拐联络官办公室,并派员远赴安哥拉、刚果等国开展抓捕解救行动。

艰辛付出

为了“天下无拐”的共同心愿

走进打拐办,记者立刻感受到了忙碌紧张的工作氛围。敲击键盘声、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全国各地打拐工作汇总的线索、战果和简报随时传递。加班到深夜、1个月出6趟差对这里的工作人员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风餐露宿,夜以继日。打拐民警们在披荆斩棘时的血与汗,翻山越岭后的疲与累,都在受害家庭重新团圆的泪水和欢笑中默默融化,融化成守望在天边的一道彩虹,融化成沁人心脾的一缕清泉。

“只要拐卖人口案件一天未破,我们就一天不放弃对案件的侦查;只要被拐者一天未找到,我们就一天不停止对他们的查找。”陈士渠说。

回顾6年来走过的打拐历程,无论是旗帜鲜明、持续不断的高压严打,还是满腔热诚、全心全意地服务群众,或是披肝沥胆、不怕牺牲的艰辛付出,都来源于公安机关始终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忠诚履职、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通过高压严打和密集的宣传和互动,一些以前常发生拐卖案件的偏远村落也提高了反拐的警惕意识,即使不慎被拐,许多人也知道寻找时机联系110报警求援,买主人财两空,再也不敢买了,这就缩小了买方市场,形成良性循环。”陈士渠说:“我们将与人民群众一道,织起一张严密的天罗地网,让犯罪嫌疑人无处遁形,力争早日实现天下无拐!” (本报北京9月3日电 本报记者 王文硕)

分享到: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警民携手共同走过六年“打拐路”]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